当前位置: 首页 » 清渠源水 » 戏曲民歌 »  
     
 

锣鼓杂戏

2019-06-04

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因为演唱不配丝弦,仅以锣鼓伴奏而取名。锣鼓杂戏是山西省的传统戏剧。 锣鼓杂戏唱腔为吟诵形式,有少量曲牌,如【越调】、【官调】、【油葫芦】等。伴奏无弦乐,乐队由鼓、锣、唢呐组成,以大鼓主奏,同时承担乐队指挥之责,基本鼓点有擂鼓、战鼓、走鼓、刹鼓、列儿鼓、跌场鼓、行营鼓等八种。锣鼓杂戏表演程式化,动作台步亦有固定程式。演员扮演的脚色固定,家族世袭。脚色均为男性,每剧数十人。演出时,由一名身穿长袍、头戴礼帽的“打报者”引各种脚色上台至左角入坐。脚色登场用“念”的方式自报家门,举手动步及唱、吟、念、白都配锣鼓。“打报者”还负责拉前场、传令、禀报,向观众解说剧情及充当树木、石头道具,类似宋代杂剧中的“竹竿子”。 锣鼓杂戏遗产在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图片18.png

锣鼓杂戏流行于垣曲、万荣、 运城、临猗、 河津、新绛等市县的部分农村。相传过去每年农历 九月九日重阳节庙会时,临猗县村镇锣鼓杂 戏班都要在县城登台演出。而临猗县的新庄、 上里、高家垛三个村的锣鼓杂戏班还相互轮流到龙岩寺演出,已经成为习俗,所以,人们也叫锣鼓杂戏为“龙岩杂戏”。

锣鼓杂戏剧目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以“三国戏”为多。流传至今的有《伐西歧》、《乐毅伐齐》、 《三请诸葛》等百余种。现存有手抄本锣鼓杂戏剧目《铜雀台》等十余本,其中的《会洛阳》系乾隆十二年抄本。剧中无论单人表演或多人交战,从脚步手势和刀枪对阵,一招一式始终贯穿 拳术动作,形成一定套路和程式。剧中原无旦角,自一九二二年临猗县的新剧目《三请诸葛》、《苏护征西》中增加了徐母和邓玉蝉两个女性,才开始有妇女形象。

目前能演锣鼓杂戏的人越来越少,在娱乐形式多元化的影响下,承父业的传统传承方式逐渐中断,新一代人不喜欢听唱大戏,这些情形使锣鼓杂戏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亟待抢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