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还来就菊 » 艺术 思考 人生 »  
     
 

孔子如果活在今天,会认为挣钱比读书更紧迫

2014-12-18

去年这个时候,半夜,我接到陌生网友的电话。她从某个编辑手里要到我的号码,想向我倾述她的人生,似乎把我当成了午夜电台的主持人。

她的故事没完没了,但很简单:没考上好大学,在家找不到工作,来北京,找了份待遇很低的临时工作,很快被辞退了,每天去图书馆读书。她说想考研。我说别考了,先养活自己吧。

简单粗暴地说,读书更适宜有钱有闲的人。真正的读书是一件回报期很长的事。要做好三五年不会带来任何收益的准备。孩子应该从小读书,因为小时候可以许多年不考虑回报,没有承担责任的压力。一旦错过那个阶段,就应当意识到,当务之急是承担责任。这时候再把脑袋缩到书堆里,是一种逃避,是不愿对自己负责。

不是所有的读书都不会带来眼前的回报。读玄幻小说当时就会很爽。但爽完就完了,智识不会有任何增进,阅历不会有任何改变。那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读书,只能算消遣。
   
比这个层次高一点,是读盗版书摊上这些书:《营销宝典XXX》、《和上司沟通的XXX个技巧》、《怎样养好老母猪》。其实,要想学养老母猪,与其买本书,不如到乡下农户那里,递上两根烟,听他聊聊。而且这种打交道的经历会比养母猪更有意思。 

但很多人不会如此。可能因为害羞,也可能因为懒。他们不明白,越是自己排斥的事情,越表示自己在这方面能力欠缺。从这里下手磨炼,比读一百本书都好。它是直截了当的对症下药,读书不是。读书会伪造出一种假象,让你以为自己非常努力,非常勤勉——但其实你做的那些事情,不过是在逃避自己最应当面对的问题。读书是隐蔽的罪魁祸首,让你找到很好的理由来为自己的不上进开脱。

这就是那些安排不好自己的生活还总是以读名著为耀的人的心态了。当然,名著似乎比《怎样养好老母猪》层次高一些。但读名著对于一个人能力的增益,也要通过改变自己的习惯和生活才能体现出来。否则,和读玄幻小说没什么区别。

我发现好多小伙伴喜欢炫耀读过《乌合之众》、《狂热分子》,似乎读了这些,就比别人高一个档次。其实乌合之众、狂热分子说的就是你们这些人,要不是你们,谁来买单让这些三流的书畅销呢。

读起来就让你拍着大腿叫好的书一定不会太好,除非它是文学艺术作品。只有文学艺术作品要到让你拍大腿的程度才算好。别的书都不是。可能对你的智识产生帮助的,一定会让你很费力。但好多人抗拒费力的阅读,喜欢读不费脑的东西。所以现在很多流行的读物都很差劲。

所以说,在今天这个时代,读书不如挣钱来得急迫。有钱了,你就可以不用考虑回报,安安静静读些长远的东西。孔子就是这么认为的。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要把孝悌信仁做好以后,才有资格搞搞文学。虽然当时的文学和今天意思不一样,但道理是没错的。如果你没钱养活父母,怎么能算孝悌?如果你吃饭都要借朋友钱,借了又还不上,怎么能算信、仁?

相反,只要能尽到责任,就算没念过多少书的人,一样有学问。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为什么挣钱那么重要?因为今天这个社会和古代的农耕社会不一样。那时候,你种的地够自己吃的,闲了读读书,就挺好。不过前提也是先养活自己。陶渊明这么爱读书,还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今天,还多了另外一重意义:这个社会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越来越单一了,古代哪怕你别的什么都不懂,只懂写诗就能得到尊重。今天不行,如果你只懂写诗,却很穷,还会受到鄙视。或曰:我不关心外界的看法,这个重要吗?

重要。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如果你穷得连自己都吃不上饭,你的学问能让自己信服吗?如果能,那么,你是君子。唯有君子,才有本事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依然对自己的学问有信心,依然重,依然威,依然固。

但几乎可以断言,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这个信心。连孔子最亲近的弟子,子路,在孔子绝粮的时候,都要对他丧失信心了,问:君子也有这么穷困的时候吗?

让自己生起信心还不够,也要让别人生起信心。有这个本事,才重,才威,学问才固。

对于财务自由的人,孔子很赞成他们多读书,他说富而好礼是非常好的事。但孔子一定不赞成穷得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人指望从读书中得到大道理。自立永远比读书更急迫。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转载请通知mayj@ifeng.com,并将本段话一并带走,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