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还来就菊 » 摄影 »  
     
 

哈尔斯曼

2019-06-04

哈尔斯曼Halsman美国摄影大师。他的黑白肖像摄影,达到摄影艺术的高峰,成为世界摄影的典范。1906年生于欧洲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市,青年时代的哈尔斯曼,曾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学过三年电气和机械,并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1930年,他居住巴黎,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40年,纳粹侵占巴黎的前夕,他在爱因斯坦的帮助下,带着一只箱子、一架照相机,逃难到了美国。此后一直定居在纽约,直到1979年6月逝世,享年73岁。

图片3.png

哈尔斯曼博学多才,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懂得英、法、德、俄、西班牙、拉脱维亚和拉丁等七种语言。他的人像摄影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在美国摄影界享有很高声誉。

哈尔斯曼说:“对我来说,摄影可以让我有种想去死的感觉,也能充满着无尽的乐趣。使用镜头去尝试捕捉那些扑朔迷离的真相时常是很累人的活儿。而使用想象去创造一个原本不存在的画面像是个有趣的游戏。当我观察达利的作品时,这样的游戏乐趣尤为强烈,我也很享受。我们就像彼此的帮凶,当我有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想法时,我会去征求他的意见,并将他作为我摄影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一般对待。这种交错的刺激感一直在持续。”

《原子的达利》是哈尔斯曼为达利拍摄的最有名的衣服照片,画面里的一切全都“漂浮”在空中(当然不是真的):画架用细铁丝悬挂起来,椅子由夫人举起,三个助手按口令抛出猫,另一助手负责泼水,达利同时跳起来,这个镜头前后反复拍摄了28次,持续了大约六个小时,才获得了一次成功。

图片4.png

阅读哈尔斯曼的照片,你可以真正理解这一点:生活、死亡以及复活都是世界的心跳,不间断的、无穷大的以及可以听见的,都在表层的下面。正如他于1972年的《视觉与洞察》一书中,是这样描绘他的拍摄对象艾伯特·爱因斯坦:

“如果一张人像不能体现人物内心深处,那它不是一张真实的肖像,只是一张空洞的画像。因此我的肖像主要目标既不是构图,也不是光的摆布,也不是在有意义的背景前表现主题,更不是新的视觉图像的创造。所有这些要素都能使一张空的照片成为一张视觉上有意思的图像,但是要成为一幅肖像照片必须捕捉人物的本质。……这就是肖像摄影中主要目标也是高难度的。摄影师探究的是内心最深处,镜头只能看到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