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山可仰 » 指导思想 »  
     
 

进一步深化改革 提升综合实力 推进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校长贾锁堂在2014年计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01-17

 

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关键时刻,我们召开一年一度的工作计划会议,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我校正处于提升综合实力、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的双重压力,使我们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挑战,需要有更大的胆识与勇气、更大的改革力度、更加智慧与超前的战略谋划,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才能有力推进战略规划的高效实施,为建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才能实施好“三步走”发展战略,使古老的山西大学在祖国大地上重新绽放出昔日的光彩,实现我们的梦想。
五个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汇报有亮点、有创新、有研究,工作上层次、有水平、有突破,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我深受感动。我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分管校领导就分管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他们的安排细致、系统、具体、到位,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有关问题,谈五个方面的意见,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一、过去一年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成效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新的办学目标,牢牢把握提升综合实力的战略机遇,密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工作作风转变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人心思上、人心思进,全校师生员工幸福自豪,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一年来,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学校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献明教授、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靳祯教授带领的两支团队,全职引进美国布朗大学研究员、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5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歌唱家等高层次人才12人。引进“百人计划”海外专家8人,达到35人。引进博士80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到52%。新增长江学者1人,达到6人。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达到4人。新增“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达到6人。新增“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达到28人。新增“三晋学者”1人,达到9人,占全省教育系统总数的47.3%。新增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达到2个。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校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一年来,科研创新力和竞争力快速提升。科研经费再创新高,达到2.7亿元,比上年增长73%,占到全校总经费的近四分之一。在《Nature》子刊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实现了我校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突破。自然科学发表SCI论文385篇,其中III区论文150篇,化学和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人文社会科学发表SSCI论文、特级、一A级论文82篇,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4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一年来,社会服务的辐射力显著扩大。与晋城市等地市、商商务厅等厅局、阳煤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机制。4个基地成为首批省级协同创新基地。与阳煤集团共建催化剂中试基地,实现了精细化工领域人才、技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阳煤集团拟投入1亿元与我校共建研发中心。与柳林县共同承担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探索建立城镇煤烟型大气污染治理一体化模式,在当地产生了良好反响。国务院农村综改试点“山西省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改变传统农村模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国家每年投入1亿元,连续支持五年。王继军教授、张培富教授的咨询报告分别得到了国务院参事和省委袁书记的高度评价。这是去年我们文科科研的一个特点,也是文科科研方向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要成为政府和企业的“智库”。音乐学院连续两年在山西大剧院举办新年音乐会,对高雅艺术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年来,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按照“四类”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修订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出台了一系列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制度和办法,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了本科生校本通识课程资源库,全面实现了课程团队制与首席教授负责制。新增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在“挑战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完善了省、校、院三级高校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体系。
一年来,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年度收入近12亿元。投入4200万元用于购置教学科研的专用仪器设备。投入5000多万元对校园道路、管网等校园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和整治,使我校育人环境更加优美。投资和引资5000多万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使家属区的宽带、学生宿舍无线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得到全面优化升级,“校园一卡通”系统已部分投入使用。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后,将有效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袁纯清书记的关怀下,在太原市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太原航宇电子仪器厂等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完成了新校区的选址,征地工作有序推进。
这一切为我们提升综合实力起好了步,开好了头。我们要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进一步搞清其内涵与特征、基本规律与发展路径,最大限度地把促进发展的资源整合起来、调动起来、激发出来,实现既定目标。
二、办学定位的内涵与特征
高校办学定位要涵盖类型判断、服务面向、功能效益等内容,我们提出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正是对这三个方面的回应。“研究型大学”是我们根据山西大学目前发展状况对自身所做的一个类型判断,这一判断的依据是国家和山西省对我们的要求,是学校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一选择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中国校友会网等大学排行榜已把我校列入区域研究型大学,教育部已把我们纳入了“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行列。山西要实现战略转型和科技创新驱动,必须有1-2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支撑。研究型大学应该是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首要目标。“高水平”是对学校自身功能效益做出的基本要求,以高标准、高要求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创造高效益。“区域特色鲜明”强调的是学校要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引领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中有不可替代性。
总体而言,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是以创新性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在学术领军人物、创新研究平台、高水平研究成果、创新创业人才方面有突出成就,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有突出贡献的大学。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具有九个方面的特征:
    1、具有科学的战略规划。在充满变革与挑战的信息化、全球化社会,大学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加易于变化且难以预测,大学必须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内部的资源与制度安排,制定适应竞争环境的先动型战略规划,以成为更有力的竞争者。科学的战略规划可以使大学对长远的办学环境、发展方向、发展任务有明确的认识,从而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形成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战略规划的前瞻性、创新性、协调性、开放性,引领学校的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2、具有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一所大学的符号,大学之所以著名,不在于大楼和硬件设施,而在于学科实力。一个大学,如果有若干个学科在全世界有名,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世界一流。学科是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统一与结合。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具备一个基础雄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各学科要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我们的基础学科一定要攀登科学高峰,应用学科引领技术创新。要围绕重大问题,搭建学科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各学科从竞争走向合作,实现学科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积极发展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营造健康、和谐的学科生态环境。
    3、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地位。学术声誉和地位是大学的生命线,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典型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所大学的学术声誉和地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厚重。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品牌识别率,并利用这一无形资产吸纳大量的有形资源。通过在学科前沿领域取得原创性或重大突破的理论研究成果、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及被检索引用、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获得重大科研奖励等方式不断扩大在学术界的影响,提高自身学术地位,进而带动学校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4、具有解决社会重大关键问题的实力。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已从“社会中的大学”变成了“社会的大学”,就是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要求研究型大学必须通过服务社会增强办学竞争力,赢得发展空间。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要在重点领域瞄准国际发展前沿,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要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
5、具备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不断深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创业式思维,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内外联动和教育服务扶持两个层面上,构建更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6、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研究型大学的研究表明,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具备一定体量的师资,较低的生师比。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年龄结构正态分布,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较高,具有国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教师比例较高。汇聚一批具有较高科研造诣和学术影响、能够引领协同创新团队发展的学术领军人物和能够支撑学科高水平发展的学术骨干。
7、具有师生互动学习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研究型大学要求教师和研究生都有固定的工作场所,都有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科研工作和学术研究成为教师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和学生随时可以讨论和交流,真正形成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的学习和研究方式。比如牛津大学的办学理念就是“招收全世界最好的学生和教师,让学生不断地挑战教师”。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实行学院制和导师制,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具有较为充足的办学空间,每一位工作人员包括干部、职工、教师、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工作空间,师生能够进行充分的互动与交流,以区别于教学型大学的工作方式。 
    8、具有多元治理的现代管理体系。大学之间水平的差距,表面上是教学科研水平的问题,深层次的根源却在于管理水平。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提升研究型大学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术自由的本质、大学章程的规范、大学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出发,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干部、师生、社会共同管理的热情。要建立学校自我定位、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
    9、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国际合作和竞争更加频繁的时代,大学走向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化的大学不一定是高水平的大学,但是,高水平的大学一定是国际化的。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师生国际交流形式多元,联合培养学生的途径较为广泛,具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实质性开展国际研究项目成为常态。适当引入国际化评估,采用国际标准对教师、学科、项目进行评估。上海交通大学等“985”高校,已开始邀请国际专家对照世界一流水平对其学科和科研进行国际评估。
    三、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规律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战略的个性选择,然而,成功跻身金字塔顶端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呈现出可以追寻的共同规律。我们以国内外著名研究型大学为例,探究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根本力量,透视这些大学崛起背后蕴藏的动力机制,提炼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四个方面:
1、正确处理规模和效益的关系,走“由大变强”到“又大又强”的发展之路。世界各国大学普遍的发展之路是通过规模效应来实现质量和水平的提升。美国公立大学的旗舰——30所公立常春藤盟校,办学规模一般都在3万人以上,比如明尼苏达州大学双城分校现有29000多名本科生,16000多名研究生。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主校区的在校学生数近5万人。即使是以培养精英领袖人才为目标的哈佛大学,也是由规模很小、学科单一的哈佛学院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成为又大又强的世界顶尖大学。
国内的许多高校也走过了一条类似的发展道路。1999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高等教育以规模效应为基础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开启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我们的兄弟院校中,苏州大学先后合并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郑州大学先后合并了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先后合并了江西工业大学、江西医学院,这几所大学通过合并工科、医科院校,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成为区域内无可争议的旗舰大学,在地方大学中脱颖而出,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西北大学排在37位,苏州大学排在52位,郑州大学排在64位,而我们排在75位,与三所兄弟院校相比,位次相对落后。值得警示的是,大学规模扩大过程中,“规模不经济”现象也常常会出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魅力在于,在渐进发展中正确处理了规模、效益、结构、质量的关系,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出了规模效应对学校发展的拉动作用。
2、瞄准国际发展前沿,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纵观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的大学,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瞄准学术创新的最前沿,在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过程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集聚了大学崛起的力量。19世纪初建立的柏林洪堡大学,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割地赔款的阴影下,担当起振兴国家的使命,开创了大学科研的新职能,19世纪20年代后直到20世纪初,柏林洪堡大学可以说是世界学术的中心、世界大学的楷模。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不是一所顶尖大学。二战期间,MIT主动把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相结合,积极参与一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通过与政府的战略性合作,汇聚了大批世界顶尖人才,科研能力空前提高,实现了自身的迅速发展。再比如,与我们同是“全国九所地方高校协作会”成员的苏州大学,20年前协会成立时,办学特色与优势并不明显,也是一所以文理为主的学校。然而,近年来苏州大学瞄准生物科技发展的研究前沿,根据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纳米产业的需求,在纳米材料与技术领域积蓄了发展的力量,成为首批获得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之一。攻克学术的前沿难题、解决社会的重大复杂问题,是大学走向发展快车道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是大学成功蜕变的重要机遇。
3、加强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大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早在20世纪中期,曾任哈佛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德里克·博克就提出了“走出象牙塔”的口号。一批批大学在与社会、企业紧密协作的过程中,实现了大学教学、科研活动与知识资本化、产业化的有机结合,推动了大学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成为企业技术革新、新型企业孵化的重要力量,进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1965年建校的英国沃尔克大学,在短短几十年间创造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奇迹,成功的关键在于学校与工商界建立了紧密联系。1984年,学校与市议会、郡议会及中西部企业集团共同组成了股份制形式的沃尔克大学科技园,形成了大学、政府、企业合作互动平台。沃尔克大学被誉为“欧洲境内大学与企业互动的最杰出例子”,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称其为“英国大学的灯塔”。斯坦福大学更是世界公认的与企业协同创新的成功案例。20世纪20年代,斯坦福大学仅是一所二流“乡村大学”。1951年,斯坦福大学首创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中心的“硅谷”。“硅谷”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斯坦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所言:“人们都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我还要加一句话,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水平的斯坦福大学。”大学开展协同创新,培育了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新创业精神,开创了大学发展的广阔空间,激励大学以开放的姿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融入知识创新与应用开发的主战场。
4、集聚高层次人才,建设特色优势学科群。高层次人才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筑人才高地,引群贤毕至”,形成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强磁场,是大学培育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创新团队、建设特色优势鲜明的学科群、高效开展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短时期内突破发展瓶颈,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显著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共同选择。1998年,原浙江大学与其他三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后,在优化调整过程中,始终以开放性、国际化的高端学术平台建设为抓手,汇聚了大批学术大师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十一五期间,浙江大学新引进包括院士、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求是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778名,助推了浙江大学的快速成长。在ESI全部22个学科中,浙江大学有1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其中7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00位。2006年以来,SCI-E收录的论文稳居国内大学第一位。再比如,MIT的媒体实验室被称作世界多媒体产业的风向标,集聚了计算机、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人文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40多名教授和科技专家,70多位研发人员,共同寻求跨学科、跨领域的无疆界创新,每年超过百家的世界性企业、顶尖研究机构及多国政府部门,通过与媒体实验室的研发合作得到源源不断的创意、研究成果及智慧财产。高层次人才在大学振兴、优势学科群建设中发挥的突出作用,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了“人才是大学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的深远意义。
四、发展现状与办学目标的差距
    近年来,山西大学取得了明显的办学成效,但是,与我们的办学目标相比,与同类兄弟院校的发展态势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科建设:我校目前只有光学和科学技术哲学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空缺。在第三轮学科评估当中,只有1个进入前10名的学科,与我们同为省部共建高校的西北大学有6个学科进入前10名。学科结构不合理,文理科偏重、工科较弱。本科专业中,文理科占 74%,工科占26 %。一级学科博士点中,文理科占86%,工科占14%。一级学科硕士点中,文理科占79%,工科占21%。直接对接山西产业需求的学科和学科方向太少。个别学科或学科方向还没有形成有力的团队,一些学科和学科方向梯队断层现象比较突出。
    科学研究: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三大奖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在世界顶级期刊上仅今年在《Nature》子刊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显示,1998年至2012年,西北大学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位列第5,南京师范大学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位列第11。我们还没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校内协同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而地方大学中的苏州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已实现了首批突破。高水平成果应用转化较少,与建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规划指标差距还较大,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师资队伍: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学术领军人物依然极为缺乏。苏州大学近五年来,共引进特聘教授138位,其中80%直接来自海外,引进人员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 位,千人计划12位,长江学者3 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 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 位。比较而言,我们引进学科领军人物的力度亟需加大。师资队伍体量偏小,无法满足学校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学校现有1415名专任教师,而苏州大学2012年专任教师数为2698名。2013年苏州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资助项目300项,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18位,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南京大学。根据科技处统计,2014年我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最大申报量仅为232项。同时,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层次提升的任务都很艰巨。从学位结构来看,博士占52%,“985”院校的博士比例多数都在70%以上,提高博士化率依然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标志性成果较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大类综合培养未能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本科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需要深化,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导师队伍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
    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北京工业大学“十二五”期间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学生要达到三分之一。课程设置、英文原版教材使用和全英文教学课程开设比例较低。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数量偏少。长短期留学生数量长期徘徊在100名左右。境外实质性合作办学中的高层次院校较少。
    体制机制:现代大学制度还没有真正形成,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的系统化、规范化需要进一步加强。战略管理能力、管理执行力、协同管理的水平亟需提升。教学、科研的服务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五、实现办学目标的路径
    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深刻分析学校发展所处的内外环境,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以创新思维探求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新路径。
    路径一:提升战略管理能力
    在学校三届二次党代会上,我们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各单位要根据学校提升综合实力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学院、研究所、部门的战略规划。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要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和高度,强化战略方向的判断能力、战略决策的筹划能力、战略实施的执行能力、战略评估的分析能力、战略资源的配置能力,齐心协力地向既定战略目标迈进,坚持不懈地推动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当前,提升综合实力建设规划已进入全面落实的攻坚阶段。落实规划的过程,也是提高战略管理能力的过程。学校要成立提升综合实力规划实施领导组,领导组要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出台《山西大学提升综合实力项目管理办法》。办法要对各项目的管理主体、设备调整程序、资金管理程序、项目检查验收、实施效果评估等环节作出详细的规定。
    领导组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各项目进行实施前的进一步论证,重点是进一步明确各项目对学校提升综合实力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厘清各项目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购置的合理性。资金下达后,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根据学校的管理办法,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按照战略管理的模式和要求组织实施。
    路径二:做足学科建设的内功
    要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必须同时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强化学科专业内涵两个方面下足工夫。电专并入山西大学对于优化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历时一年,现已进入教育部批复阶段。批复后,学校要成立电专并入山西大学领导组和工作组,认真细致地完成电专实质性、整体性并入工作。我们要以电专并入为契机,综合考虑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准确把握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及时分析国家和山西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积极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发展与山西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撤销社会需求不足的专业,形成文理工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
    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上,我们要统筹利用各类学科专业建设资金,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将多学科资源有效整合起来,真正形成学科队伍、平台资源、技术条件等多个方面的支撑优势,打造多学科相互渗透、支撑的若干学科群。促进优势学科快速发展,实现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突破,培育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后备学科,快速提升山西省特色重点学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重点扶持的学科要通过竞争的方式冲击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要进一步理顺学科关系,巩固提高文理学科,加快发展应用学科,积极扶持文理渗透、理工交融,在优势学科方向上凝练出新的增长点,形成多学科相生共长、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目前办学空间严重制约我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内涵建设,新校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即将全面铺开,今年重点完成六项工作:一是成立领导组和指挥部,二是组织调研,三是完成校园规划设计,四是完成征地工作,五是筹措校园建设资金,六是争取开工建设。
    路径三:培育学术创新团队
    要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关键是要突破“作坊式”的学术团队建设模式,突破个人英雄主义的研发与服务模式,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下功夫,在培育学术创新团队上下功夫,在校内外人才协作整合机制上下功夫,造就一批以高端人才为核心,有战斗力、有冲击力的学术创新团队。我们要有投资未来的胸怀和眼光,在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上进行突破,催化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术创新团队。要以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
    2012年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和提高引进人才待遇以来,我们在人才引进中有了更大的主动权,能够从更多优秀人才中选聘更高水平的人才。今年学校计划引进200名左右的优秀教师,我们要充分调动学校和院所两级的积极性,将人才引进指标下达各学院和研究所,建立人才引进院长、所长责任制,将院长、所长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人才引进上来,形成学校、院所两级人才引进机制和问责制度。我们要抓住机遇,继续下大力气引进长江学者、杰青等学术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引领学科发展。要建立引进人才跟踪服务与管理机制,关注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发展,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尽快融入教学科研团队,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完成自己的职责,推动学校的发展。
同时要统筹提升综合实力建设资金及各种人才计划项目资金和政策资源,实施学术领军人物支持计划、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应用技能型教师培养提升计划、教师国际合作交流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快速提高教师发展能力和水平。
路径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要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必须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核心,在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各方面工作都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合力。
在本科生教育方面,我们要根据已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制定指导性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各培养单位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制定具体标准,将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我们要把岗位绩效的教学工作量考核全部下放到学院、研究所,各单位根据专业特点、教师情况进行统筹,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提高质量。要突出专业核心课的地位,重视专业核心课的建设,继续推进首席教授负责制加团队授课制的方式,建设一批主干核心课教学团队,培养学生的专业特质和专业素养。要深化公共必修课的改革,推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和体育课分项教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以学生身体健康和身体合格为目标,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项目进行体育教育。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课堂,综合考察教学情况。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学校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引导学生学习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及“慕课”课程。要认真总结“初民实验班”的经验,充分发挥“初民实验班”的示范所用,向所有的学院和学科专业进行推广,进一步推动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大类综合培养。要以提升综合实力“教学实验平台”项目建设为契机,探索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水平。要引进国外教师,提高英文原版教材和全英文教学课程的比例和质量,尤其是核心课、主干课要大量使用英文教材,理工科专业、经济学专业逐步过渡到完全使用英文教材,鼓励和引导学生用英文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习惯,提前进入科研状态。采取多种方式,选拔优秀本科生到国外学习,提高本科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今年,我们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向教学倾斜,不仅满足了本科生实习实训经费的需要,而且将本科生的奖学金提高一倍,同时我们加大了学院经费投入,目的就是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比较充足的经费支持。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我们要试行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选拔机制,加大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比例,加大硕博连读生的比例,实行“本—硕—博”连读制度。同时,积极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增加交换生的数量,提高生源质量。要强化研究生分型分类培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科教结合”为主要培养模式,提升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产学结合”为主要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能力。博士研究生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严格执行中期考核制度,合理设置学习期限,延期期间要向学校缴纳培养费。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根据导师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和指导质量动态调整导师招生资格。对于不合格导师,我们将采取“先警告、后淘汰”的办法,逐步清退。要健全研究生奖助体系,激励研究生创新创业。
    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们要实施全员导师制,就是将所有教师、管理干部纳入本科生导师队伍,每人辅导10名左右的学生,将全员导师制与绩效考核挂钩,建立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高效灵活的导师选配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的指导与帮助。本科教育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我们一定要用极大的热情来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形成班主任、辅导员和导师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要通过书院式管理模式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和支持,拓展学生的课外活动,逐步实现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制。要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帮助,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指导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要开展有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立创业与就业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多元化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理工科学院要考虑开辟专门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原材料和元器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创新、去创造。
路径五:提高跨学科科研生产力
如何推动跨学科研究,提高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是研究型大学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当前我校面临的难题。为此,我们要加强跨学科研究顶层设计,建立共享服务体系,促进学科边界开放,激发跨学科知识网络效应,营造跨学科科研生产力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学校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提升,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根据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思路,我们在综合实力提升规划中设计了8个研究平台,作为我们提升综合实力的重点项目。其中,量子光学与冷原子分子、当代哲学的重建与现代性、分子科学与功能材料3个基础研究平台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煤的精细化工与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与智能电网、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特色资源3个自然科学应用研究平台要着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2个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平台要力争成为服务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中心,成为服务于政府、行业、企业决策的高端智库。
同时,我们要依托平台建设推进学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平台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平台内部实行项目负责制。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以任务为中心的科研合作体制、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加强与政府、企事业、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建立各创新主体之间以资源共享、收益共享为核心的合作机制。要将创新平台作为科研评价机制改革的“试验区”,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工作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目标管理、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等方面的评价标准。以体制机制改革催生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科研成果,发挥创新平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效益。按照教育部的意见,拟将“985工程”、“211工程”等建设项目整合成学科创新平台计划,面向所有高校公平竞争,我们要努力争取学校建设的8个研究平台中有2-3个进入该计划。
路径六:拓展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大学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学校社会影响力、综合实力和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标尺。就大学服务社会的深度与广度来看,我们可以勾勒出一条由浅入深的路线图:人才培养、学术成果、咨询服务、社会培训、合同研究、专利与许可、创建衍生公司、创建科技创新园区。
我们要主动对接国家或地区重大战略需求,鼓励教师走出校园,积极寻求与行业企业的战略性、实质性合作。依托协同创新研究平台,联合攻关,努力实现人才流、信息流、资源流等创新要素的共享与循环。学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经验,大力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努力将其建成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技术创新的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基地。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在太榆科技创新城、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路径七: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
 立足于搭建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平台,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建立实质性的合作,拓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渠道。通过文化艺术交流、与国外联合培养学生、海外实习、夏令营等多种途径,有效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立足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交往能力与国际竞争能力,引进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优秀师资,加大派出力度,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鼓励教师开展实质性的跨国合作研究,激励教师在一流学术期刊联合发表学术论文、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准确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着力提高国际型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持续提高留学生的数量和比例。
  2014年,要力争年度接受留学生突破150人,实现在我校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人数达到20人。尽早完成与美国爱达荷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的细节谈判,实现实质性中外合作办学的突破。
路径八:改革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2013年教育部核准了首批6所高校的大学章程,高校章程制定工作全面启动。今年,我们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发布我校的章程。结合章程的制定,对学校的所有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废、改、立”的方式,加强各项制度之间的一致性、衔接性,形成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体系。
认真总结岗位绩效试点单位的经验,岗位绩效考核、发放权限下移至各单位,各自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实施方案,报学校人事处审核备案。充分发挥岗位绩效的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修订和完善教师延退办法,制定并出台山西大学资深教授聘任及管理办法,有效缓解学科梯队断层的问题。改革管理干部考核办法,出台管理干部岗位绩效考核细则。对全校各类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具体到每个职能部门、每个学院、每个研究所等所有单位,重新核定每个单位的各类人员编制数,澄清各单位人员缺额,为人才引进、人员补充提供依据。建立全校各类人员校内流转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学科研队伍中有从事管理意愿的教师向管理干部岗位、教辅岗位流转。根据有关规定,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设立“审核报销中心”,简化报销程序,提高管理效率。
完善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在完成校园“一卡通”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二期工程,争取尽快全面启用。推动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的全面升级,进一步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继续加大图书馆的投入,保证电子资源和图书资料能够满足各个学科的需求。对图书管理进行系统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全校图书和文献资源的管理,完善“总馆—分馆”制,将学校图书馆与各学院的图书馆、资料室全部联网,面向全校开放,全校师生可以到任何一个分馆借阅图书,实现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和文献资源统借统还。
启动“天眼工程”,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监控,与各单位监控系统统筹建设,形成系统化的监控网络。建设全校统一的视频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防范、打击各类犯罪行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加强校园交通管理,通过教学区与生活区隔离、增加车位、实施停车收费、引入校园交通执法等多种手段,创造良好的校园交通环境和宁静、安全、和谐的教学环境。
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家属区实行物业化管理,加大公共服务购买力度,满足师生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建立后勤服务大厅,联结餐饮服务、公寓管理、物业管理等多项功能,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办理综合服务业务。出台《山西大学公共设施管理办法》,对恶意破坏学校公共设施的行为严肃处理,保证校园公共设备和设施的完全、完整。
 
同志们,面对未来的发展目标,我们的发展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发挥每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为此,我对全校干部提出四点要求,也是四点期盼:第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不断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实现“两个百年”的中国梦是我们共产党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实现山西大学的全面振兴就是我们山大人共同的梦想和理想信念。我们一定要以坚韧不拔的攻坚精神,以运筹帷幄的战略定力,快速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自觉加强学习。为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深远思考,坚持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带着要求学,自觉学习世界著名大学的新思想、新举措,自觉学习兄弟院校的好经验、好做法,真正悟到精髓,为我所用。我们的中层领导干部,特别是院长、所长,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要学习、要比较、要研究。第三,善于经营大学。我们要从行政本位的管理理念中解放出来,树立经营大学、经营学院的理念,审时度势作出决策,有效规避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在迅速的知识创新和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不断增强对社会变革的适应力和影响力。学校给予学院和研究所很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大家要主动创新。第四,坚持艰苦奋斗。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党性观念来确立,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来保持,作为一种行为方式来践行,作为一种政治本色来坚守,作为一种浓厚氛围来营造。我们必须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一步一步实现我们既定的战略目标,将学校的事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同志们,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大学绘就了学校发展的美好蓝图,实现学校全面振兴铸就了全校师生的“山大梦”。回首百余年的办学历程,成绩斐然。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新的一年,让我们凝聚共识,同频共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山西大学的美好愿景和辉煌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