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山可仰 » 文件资料 »  
     
 

山西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山大教字[1999]24号

2013-08-29


 

我校作为原国家教委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首批试点学校(1995年)之一,在高教司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的指导下,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19991月,教育部批准我校建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见教高字[1999]1号《关于批准建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通知》)(以下简称基地)。为加强基地建设,确保基地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批准建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通知》和基地建设第一次会议精神为指导,我校基地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下指导思想:
(一)素质教育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学同样担负着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文化素质教育是综合素质养成的基础。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推动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推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模式的改革,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原则,明确文化素质教育是实现人才培 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人格的重要教育,必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三)教师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强化基地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与领导,充分发挥我校各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注重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同时,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各有关部门必须明确职责,加强合作。
(五)注重文化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加强基地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提高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二、基地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文化品位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巩固前一阶段成果,全面推动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总体水平有突破性提高;加强基地建设,保证基地教学设备和活动场所、配套设施有大的改善;建成有我校特色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总结和推广文化素质教育经验,成为山西乃至全国文化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二)中期目标
建立和完善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制度和机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尤其是提高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文化素养;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为核心,规范和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再申报2-3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倡导举办辅修专业,争取三分之一的学生有选修双学士学位或辅修专业的机会;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争取2-3项省级教学研究成果,编辑出版3-4部精品教材;以弘扬三晋文化为基点,以文史哲三大学科门类为依托,充分发挥文科各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形成我校特有的教学体系和研究体系;完善多功能活动中心配套设施,继续繁荣多样化、多层次、高水平、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新建10-15个校内人文景点,建立10个校外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二、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为保证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拟充分挖掘我校学科综合的巨大潜力,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六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一)组织建设
1、调整文化素质教育领导组。
根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后人员变动情况,新一届文化素质教育领导组组长由校党委书记郭贵春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张志敏和副校长王生钰担任,成员包括各相关处室负责人和院系负责人。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领导组专门负责文化素质教育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
2、成立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机构。
该机构实行课题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校内外知名专家,形成三晋文化、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三大特色研究系列。学校每年拿出3-5万元予以支持。
(二)制度建设
1、将规范和优化后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新一轮教学计划中。本科生要修够不低于10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可毕业。
2、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正式列入我校九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建立由教务处宏观协调、各教学单位密切配合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师队伍运行机制。
3、建立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一是完善我校现有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优秀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把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充实到有关评价指标体系中;二是建立我校各部门文化素质教育目标责任制;三是制定分步骤分年度达标计划,强化对各教学单位和职能处室的考核评估力度。
4、在《山西大学报》开辟文化素质教育专栏,报道文化素质教育动态,交流基地建设信息。
(三)学科建设
1、把提高学科水平作为提高我校文化品位和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管理思想加以贯彻落实,坚持以重点带动一般、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原则,按照滚动建设的办法,分层次进行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发展应用学科专业。力争把我校现有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建成校内外科学研究和精神文明的示范单位,成为我校学科建设的榜样。
2、重新修订的本科教学计划要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统一,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一要自觉地把专业课程本身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二是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自然地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
3、校管任意选修课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新教学计划将建立和完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自然科学及其它六大系列选修课程。
4、创建20门左右的文化素质教育名牌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名牌课程必须具备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和价值体系。被确定为名牌的课程,学校每年将投入2000元课程建设费。
5、重点扶持《大学音乐》、《大学语文》、《科学文化系列丛书》等文化素质教育教材,使之成为省级或国家级优秀教材。
(四)队伍建设
以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后勤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1、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充分认识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完善校系两级评价制度,建立系统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师年度考核机制,确保有效监督、合理评价,鼓励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要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通过参加培训和自我教育等方式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凡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每年必须至少选修一门非本专业或本学科课程,每选一门且考试合格,计2个教分(通读一本跨学科经典名著可代替一门选修课程);其教分从2000年起正式作为教师晋升技术职务的一项硬性指标要求(4个教分是申报高一级技术职务的起点)。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文化素养,成为山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培训基地。
——一年一度的敬业奖教金中,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要占一定的比例。
2、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由教务处牵头加强对教学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协调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各级各类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着重优化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结构,强化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决策、管理、服务水平。
3、以强化服务意识为宗旨提高后勤队伍素质。
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五)校园文化建设
遵循普及型大众文化、提高型学术文化、创造型科技文化、高雅型精品文化、规范型广告文化和熏陶型环境文化的建设思路,兼顾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营造易于师生发展和学科进步的高品位文化氛围,调动广大教职员工敬业创业的积极性。
1、规范和完善学生十大活动中心章程,以十大中心为依托,形成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如创新杯科技作品竞赛、青年与社会辩论赛、校园文化节、·歌咏比赛、一二·文艺百花奖、校运会、重要纪念日活动等。
2、规范学生社团章程,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逐步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
3、坚持约题讲座的多样性、广泛性、高品位,提高约题讲座水平。逐步形成以学科前沿、学术研究为主的博导与教授论坛,以传统文化、人文艺术为主的文化名人论坛,以重要事件、焦点问题为主的社会名流论坛等特色系列讲座。
4、建立读书的监督考评和奖励机制,出版导读教材,提供读书条件。
5、加强校园文明示范小区和人文景点建设,形成古今中外、文理工管并重的格局。到2002年百年校庆时,要建成富有山大特色的文化长廊,展示山西大学文化成果。
6、充分发挥一报两台(校报、电视台、广播电台)作用,加大文化素质教育宣传力度,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六)实习基地建设
1、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和实验室要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创造优美的人文环境,成为我校文化素质教育示范点。
2、建立杏花村汾酒厂、太旧高速公路、汾河治理工程、太原钢铁集团、双塔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武乡办事处、晋祠、云岗石窟、五台山、渠家或乔家大院十个校外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使学生了解山西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达到有德、有才、有理想,爱党、爱国、爱山西的目的。
3、组织好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素质养成和内化的条件。
四、基地建设经费
五年预计投入100万元(不含主管部门投入经费),每年平均20万元,其中课时津贴5万元,名牌课程建设费1万元,科研经费2-3万元,师资培训费3万元,校园文化活动和人文景点建设经费8-9万元。
                                                                                                         
                                                                                                               
山西大学
19991115